当前位置: 故事大全 > 鬼故事 > SCP基金会 >

SCPCN005是什么?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项目编号:

SCP-CN-005

项目等级:

Safe

特殊收容措施:

SCP-CN-005需放置于Site-CN-21的独立收容间,该收容间的温度和湿度应保持与香港3-5月相应年平均数据基本相当的水平,正负误差不得超过10%。收容间的平均照度应维持在0.2勒克斯(lx)以下,任何提升室内平均照度至100勒克斯(lx)以上的光源都不得在收容间内开启超过8小时,低于此水平的不得开启超过12小时。光源开启后12小时内再次开启的应计算为一次开启并累加时间。

人员进入收容间前需获得至少两名项目3级人员的批准,且需要申报所持的物品。任何莫氏硬度高于5.5的材料均不得带入收容间内。离开收容间的人员需立即接受Site-CN-21医疗中心的心理干预,治疗效果不佳者将被进行记忆删除。

SCPCN005是什么?

SCP-CN-005是一块高1米、宽80厘米、厚8厘米的大理石花岗岩墓碑。墓碑样式为中式,但可辨认的边缘浮雕图形具有欧式大理石浮雕特征。与项目一同收容的还有一些石雕残片,其复原图同常见的,带有正面、积极暗示意义的墓前雕塑均无任何联系。

从表层特征来看,SCP-CN-005正面曾有一些说明文字,但该面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从破坏痕迹来看,这些破坏手段可能包括:

  • 硬物的开凿、刮画和撞击
  • 高温流体的侵蚀
  • 化学试剂(如硝基盐酸、氢氟酸)的腐蚀
  • 高压气体冲击(如爆炸)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同SCP-CN-005规格相同的普通墓碑在理论上都无法承受此等破坏。但项目在表面严重损毁和出现数道可见裂缝的情况下,依然能维持其自身形态而不至解体。

目前SCP-CN-005表面可辨识的文字仅包括墓碑最左侧的竖排文字“愿你安息”和墓碑背面的“Site-CN-”。其中,“愿你安息”的“你”字凿刻深度同其他文字不同且并非标准隶书字体,推测是于原文字被破坏位置重新雕刻而成。“Site-CN-”推测为一现存站点,但具体编号已经无法辨认。

除上述已说明的部分外,SCP-CN-005最显著的异常特性表现为:任何在72小时内直视SCP-CN-005累计超过5分钟的基金会正式职员,都会产生一种破坏项目上文字和图案的冲动。这种冲动更多基于一种极端厌恶的情绪而非逻辑思考,且在尝试成功后不会再次产生。记忆删除或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消除该冲动且防止项目的进一步影响,但由于这种冲动不会立即反映到行为中,因而只能在受影响者试图进行破坏时对其强制实施。

若受影响者的破坏行动无法使任何文字或图案变得不可逆地难以辨认,该受影响者将会被转化为CN-005-1。CN-005-1会对任何能够增强其破坏行动毁伤效果的物品产生兴趣,包括文学作品中的“魔法”“道术”等。由于基金会严格的规章制度,CN-005-1个体往往无法接触到超出其权限的实弹、奇术法器等物品,因此初期只会对偏重于描写战争、战斗情节的奇幻、玄幻、科幻文学产生更大兴趣。这种兴趣相比抱有相关爱好的正常基金会职员并不突出,因而不建议作为筛查CN-005-1个体的条件。

此时,SCP-CN-005的另一异常效应将会显现:任何针对其上文字和图案的破坏行动,如果其破坏烈度无法超过上一次成功的破坏行动,则无法对其造成任何损伤。这一烈度指标的认定不同于任何物理学或化学上的标准,可能与某种主观逻辑有关。根据推测,如果试图破坏现存浮雕、文字“愿你安息”和“Site-CN-”,基金会需要使用1枚PF97式93mm单兵云爆弹 相当于1架轰-6K全部运载量的MK-77炸弹 [数据删除],而这会导致地理环境的不可逆破坏,进而在中国境内造成类似K级情景的生态崩溃事件。

在上述异常效应影响下,CN-005-1会不断升级破坏手段以期对项目造成损伤,并忽视所用手段可能造成的任何附带损伤。若个体使用其能够动用的最大烈度破坏手段仍无法达成目标,则会开始联系能够提供更大烈度破坏手段的非基金会正式职员,这些人员将被转化为CN-005-2。

CN-005-2在体貌上没有统一特征,从业领域多为工程、军事相关行业,能够调动相较CN-005-1能力范围内更大烈度的破坏手段——包括工程爆破炸药、大批量硝基盐酸、军用手榴弹、PF-89反坦克火箭筒等。如果是GOI成员,还会启用其权限内的,所属GOI烈度最大的破坏手段。相比CN-005-1对所用手段附带损伤的忽视,CN-005-2会尽可能选用造成最大附带损伤的破坏手段。这最终导致了Site-CN-21公墓的一次大爆炸,预计有不少于10个CN-005-1和CN-005-2个体在事故中死亡。随后,幸存的CN-005-1和CN-005-2个体试图启用烈度更大的破坏手段,令Site-CN-21公墓及周边设施遭遇饱和式远程火力打击,并导致[数据删除]等数个项目的收容失效。

公墓爆炸事件后,项目的部分异常性质被发现,后被转移至当前收容室收容。

实验表明,项目的异常特性需要在光照强度大于100勒克斯(lx)的场景中才能触发,驻站人员根据这一数据修改了收容间的光照条件。收容间的其它环境变量调整原因已不可考,但出于防止收容失效造成更严重后果的考虑,暂不对其进行任何改动。

附录:

+ 请确认您拥有5级权限- 研究员孟阳明的申请-呈交中国分部5级人员

关于CN-005的异常性质来源,我申请查阅中国分部于项目收容前签订合同的,所有Site 正式职员的档案。

虽然项目组正在积极寻找该项目同敌对GOI的关系,但我认为不能忽视另一种可能性。如果项目曾经是某个中国分部职员的普通墓碑,究竟是什么让它具备如上异常性质?若是查无此人,就可以继续从敌对GOI处寻找线索;如果能够对应到人,我们或许可以进一步推导出项目具备异常性质的原因。

而且,项目档案的许多记载都十分可疑:如果“光照强度”“累计直视时间”和“遵守某种主观逻辑的破坏烈度认定标准”等等都是根据试验归纳的,那么为何没有相关实验报告?“香港3-5月年平均温度和湿度”更是一个同项目异常性质毫无关联的环境变量,为何一直被项目组严格执行且拒绝任何变通?总而言之,项目的很多记载都是通过追溯和归纳以往记录进行的,但这些记录现在全部无法查证,且无人对此表示异议。

最重要的是,如果项目是在Site-CN-21的公墓爆炸后才被发现,为何档案中没有记载对Site-CN-21正式职员的任何排查,或说明项目与该站点存在联系的可能性?排除逆模因等暂无迹象的不可抗力,是否可以推测Site-CN-21方面在编写档案时刻意抹除了该站点同项目的潜在联系?或者说,“香港3-5月年平均温度和湿度”意味着项目原本存放于中国分部某个香港地区站点,然后该站点在项目引发Site-CN-21公墓爆炸后抹去了大量相关记录?

相比怀疑可能的渗透或者渎职,直接通过枚举法排查相关人员是更简单也更难以被察觉的方法。这项行动只需要检查符合要求的人员档案,成本很低。由于目前管理部门授权我整合CN分部站点列表,该行动只需要使用已有授权,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情报泄露问题。如果得到批准,我会先筛查Site-CN-21符合条件的人员档案,并调运香港地区全部Site 符合条件的人员档案。

申请通过后,孟阳明在Site-CN-21档案室调取第三批人员档案手写备份和存储介质时,被倾倒的大型书架砸中,抢救后安置于Site-CN-21医疗中心重症监护室。根据门禁数据,该档案室当时没有其他人员进入。倾倒书架连带其上物品总重量达200千克以上,已排除操作不规范导致事故的可能性。事故除造成孟阳明研究员重伤外,还导致数个存储介质损坏,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孟阳明在书架倒塌时用身体遮挡了一块固态硬盘和数个档案袋,令其免遭书架及其他坠落物的撞击。这些材料已提交至项目组和内部安保部门进行分析,目前解析出的图片显示墓碑最左侧的文字为“愿[数据删除]

我们不必了解它的来路,只需要让它消失。没必要折损更多的人员了。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